非常害怕先生生氣的個案
- Liz Wang
- 2024年7月19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一位個案,非常害怕先生會生氣,所以往往會忽略了自己的需求與感受,一昧地滿足先生的需求,照顧先生的感受。
但是,長期這麼做讓她心裡很不平衡。她覺得先生都不理解她,不知道她需要甚麼。先生覺得他又不會讀心術,為什麼不直接說出她的需求。可是她覺得如果先生真的愛她,就會知道她的需求,會主動幫忙,不需要她還要開口要求。
就這樣,兩人之間關係緊張常常起衝突。
她舉例,她和先生開車出去要吃飯,可是繞來繞去都不知道要吃甚麼,繞了好久。其實一開始她很想吃某餐館,可是她不敢說出來,怕老公會拒絕或是嫌麻煩而生氣。所以一開始她會在心裡找藉口不去吃,可能是車子不好停,太遠了等等。
後來真的繞了太久真的都不知道要吃甚麼,她才鼓起勇氣開口提出去吃這家餐館,說完很擔心先生會不高興。但是先生說好啊,還說既然你想吃,為什麼一開始不說,就帶你去吃啊?
她說她發現她連想要上廁所都要問過先生才敢去上,喝水吃東西,很多事情,她都會問過才敢去做。
她意識到,她其實很害怕說出自己的需求,好像有需求是不好的,會給別人帶來麻煩,別人會生氣。
我請她連結這個感覺,她發現,原來小的時候,如果跟爸爸出門,她突然想上廁所,爸爸就會把她罵一頓,覺得她很麻煩,甚至忽略她的需求。口渴想要喝水也被罵,肚子餓想吃東西也被罵,累了想睡覺也被罵,只要提出任何生理需求都會被罵。
爸爸還會常常把她拿來跟別人家的小孩比,說別人家的小孩多好多好,不像她這麼麻煩,多屎多尿,問題這麼多,只會製造麻煩。
於是,從小她就學到,有需求是不好的,不可以提出來,提出來會被罵,會給別人製造麻煩。
所以,她尿急會一直憋尿,憋到不行才去廁所。口渴也會忍住,到不行才喝水。肚子餓會一直忍,忍到最後真的不行才吃東西,結果胃都出了問題。
此時,她才意識到,原來,她對於老公不懂得她的需求,不夠愛她,問題源頭不在老公身上。而是,源自於童年的創傷,而她將童年的創傷投射在老公身上,所以對老公很不滿。她害怕說出需求和感受,老公會生氣,源自於童年時期爸爸會生氣。
我引導她療癒這個童年創傷,安撫童年的自己,讓那個小女孩感到安心,知道她是可以有需求有感受的,她也可以安心的表達自己的需求不會被罵被否定。
在療癒過程中,她意識到自己的模式。當她有需求時,因為不敢說出來,所以會用各種理由來說服自己,讓自己誤以為她並沒有那麼想要這個東西,而放棄這個需求。這樣就沒有需求,就不用表達出來,別人就不會生氣或覺得她這麼麻煩。最後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想要甚麼。
我請她下次有需求時,先允許自己的需求。如果大腦開始找理由要她放棄這個需求,看看這些聲音是來自於誰的。一個一個釐清,她才能很清楚知道自己真的想要的是甚麼。然後再嘗試說出自己的需求,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她會發現,說出自己的需求沒有那麼可怕,先生也不會因為她有需求而生氣。
當她勇於表達需求與感受時,先生才知道她真正需要的是甚麼,才能在當下給予協助。兩人的關係,才不會一直因為這個問題感到挫折而吵架。
允許自己的需求,榮耀自己的需求,你的需求很重要。
更多的文章,歡迎瀏覽網站:
愛與神聖祝福
Safina
預約個案療癒前,請先閱讀:(每個月月中會開放預約)
相關文章
查看全部我們可以不用一直很快樂,積極或是保持正面。我們可以悲傷,難過,生氣,負面。 這些情緒都是我們的一部份,都是被允許的。 感到低落時沒有關係的,我們可以跟這些情緒在一起,陪伴自己走過這些情緒。 ~Safina ~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