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就是在陪伴我們的內在小孩。
- 2022年12月13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孩子,是我們的一面鏡子,呈現我們內在小孩的狀態。
孩子的焦慮害怕,也是我們內在小孩的焦慮害怕。
孩子的孤單無助,也是我們內在小孩的孤單無助。
孩子沒有安全感,也是我們內在小孩沒有安全感。
孩子,時時刻刻呈現我們內在小孩的狀態,協助我們看見自己。
如果,我們用心觀察,會發現,孩子和我們互動的模式,正在重複我們和父母的互動模式。
孩子想要討好我們的心,就如同小時候的自己想要討好父母。
孩子渴望我們的愛,就如同小時候的自己渴望父母的愛。
孩子害怕我們生氣,就如同小時候的自己害怕父母生氣。
孩子渴望我們的肯定與看見,就如同小時候的自己渴望父母的肯定與看見。
親子關係的緊張,即使我們努力改善親子關係,往往還是衝突不斷,讓我們深感挫折,疲憊不堪。
真正的問題源頭不在於我們與孩子,而是,我們與父母。我們的親子關係,往往只是在複製我們與父母的親子關係。而孩子的狀態,往往也在呈現我們內在小孩的狀態。
孩子的行為,只是來幫助我們看見我們的內在小孩。我們對待孩子的方式,就是我們對待我們內在小孩的方式。
我們對自己內在小孩嚴苛,自然就會對我們的小孩嚴苛。
我們對自己內在小孩充滿批判,自然就會批評我們的小孩。
我們討厭內在小孩的某些行為,自然就會看不慣孩子的行為。
我們逃避著內在小孩,自然就會逃避我們的孩子。
當我們開始療癒我們的內在小孩,學會呵護,照顧,陪伴我們的內在小孩時,我們自然會知道該如何陪伴照顧我們的孩子。
當我們學會愛我們的內在小孩時,我們自然就知道該如何愛我們的孩子。
當我們無條件的愛著我們的內在小孩,自然就能夠無條件的愛著我們的孩子。這樣的愛,是自在的,是流動的。無須刻意去愛孩子,無須努力去愛孩子。
當我們能夠自然的愛著我們的內在小孩時,那麼,我們跟孩子之間的關係就是流動的,自然的。這樣的關係,是輕鬆,自在,舒服的。
此時,我們無須閱讀親子教養書籍,無須讓專家告訴我們該如何教養孩子。
孩子,自然就會引領我們該如何陪伴他們,而我們,只需要傾聽我們的心,讓我們的心指引著我們。
孩子,是神派來的天使,宇宙的禮物,來協助我們看見自己,療癒自己,找回被遺忘的那個孩子。
愛與神聖祝福❤️
Safina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