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語背後的意圖與能量
- Liz Wang
- 1月5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我已經好好地說話,為什麼他還是聽不進去?","我已經好好說話,為什麼他還是給我臉色看?"
重點不在"好好說話"或是說了甚麼,而是在於,我們"好好說話"背後所投射出的能量或意圖。
如果,我們期望對方能夠聽話,照我們所說的去做,或是順從我們的意,那麼,即使是"好好說話",對方還是能夠感受到那股壓力與壓迫感。
這股壓力或壓迫感會讓對方感到不舒服,可能想要推開這股壓迫感而反擊,那麼,說話可能就會很衝,口氣不好,或是給臉色。
最常見的情況就是青少年在反抗父母的控制,或是夫妻之間在對抗對方的控制。
如果,我們是因為害怕對方,用哀求低聲下氣的方式來溝通,對方接收到了我們的害怕退縮,就會不把我們當一回事,甚至言語否定批評我們,不尊重我們,踐踏我們的尊嚴。
最常見的是上司與下屬的關係,或是長輩對晚輩,以上對下的關係。
如果,我們期望對方能夠聽進我們說的話,我們必須覺察我們說話背後的動機與意圖: 我是否想要說服對方?我是否想要對方順我的意?我是否想要控制對方?我是否不尊重自己的感受?我是否尊重自己的想法?我是帶著甚麼樣的期望與動機?
當我們能夠釐清背後的動機與意圖,在表達時,就能夠投射出穩定有力量的能量,此時,我們無須"好好說話",
無須說過多的話。因為,我們投射出的能量,自然就能夠讓對方信服。
更多的文章,歡迎瀏覽網站:
愛與神聖祝福
Safina
預約個案療癒前,請先閱讀:(每個月月中會開放預約)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