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內在是匱乏的,會投射出匱乏的能量,顯化出外在的匱乏
- Liz Wang
- 2024年1月1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已更新:2024年5月8日
豐盛,跟我們擁有多少金錢,多少物質,消費能力,這些外在的行為沒有關係。
而是,我們內在的狀態。當內在是匱乏的,會投射出匱乏的能量,顯化出外在的匱乏。
反之,當我們內在的狀態是豐盛的,就會投射出豐盛的能量,自然就顯化出外在的豐盛。
一位參加金錢療癒豐盛工作坊的學員分享:
"謝謝宇宙今天帶我出去上了一堂“課外活動"
今天早上吃過早餐後,我男友問我待會要出去逛逛嗎?我想了想,也很久沒出去逛街了,就答應午餐後去誠品書店逛逛,順便也到附近逛逛。(是馬來西亞這裡的誠品書店,今年新開的分店)
在書店裡稍微逛逛和看了幾本書後,我被其中一本書吸引,書名是《鄰居的植物諮詢室》。一開始是被封面的插畫吸引,然後標題也很特別。植物諮詢室?是諮詢什麼呢?很好奇呢。
拿起書翻了幾頁,就完全沉浸其中。
作者本身是一名植物畫家,除了畫畫以外也是一名植物研究學者。然後書裡講述她在住家小區內開辦一個免費的『植物諮詢室』。大家可以過來詢問有關植物的問題,聊著聊著大家放鬆下來後,會聊起生活上的一些事物和人生故事。
當中的故事很多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會面對的問題,而書裡也提到作者在生活中透過觀察植物得到的一些啟發,書裡寫的故事都讓我感覺有對應到自己的生活和曾經思考過的一些問題。
作者用一個緩慢溫柔的節奏敘述故事,然後用獨特的視角承接情緒。不知不覺站著看了快半小時,真的完全沉浸。然後就好想把這本書帶回家仔細品嚐。
於是我翻開書後面看看價格,RM76。
我當下心裡一陣心疼,怎麼那麼貴?然後我馬上想到,淘寶會不會有賣比較便宜的版本?也許是翻版的,可是價格可以便宜一半以上!於是我把書依依不捨的放下。。繼續逛逛,看看其它的書。
接下來無論我拿起哪本書,心裡還是想著剛才那本書。好想買回家細細閱讀啊。。。。
然後我忽然想起,我以前中學時代一直以來就只堅持購買正版書,而且我特別喜歡台灣出版的書籍。就算書店內同一本書,同時售賣其它地方出版的和台灣出版的,雖然台灣出版的更貴,可是我一定會購買台灣出版的,因為台灣出版的紙質質量明顯更好。
而且我覺得購買正版書籍是對於作者的尊重,身邊如果有朋友推薦我購買翻版書,我一定嚴厲拒絕。雖然翻版書價格更便宜,對於窮學生的我來說,翻版書的價格真的更友好,可是多年來我依然堅持購買正版書籍。
想到這裡我忽然愣住了,對啊。。。我怎麼現在卻在買書這件事上這麼吝嗇了呢?我以前還會特意從國外花費幾百塊訂購喜歡的書籍,再貴的書籍我都捨得買。
中學時零用錢很少,我每天挨餓不吃午餐,因為想把錢存下來買書,就算當時這麼窮,也沒在工作賺錢(學校假期才會去打工),我依然堅持購買正版,而且從來不心疼!每次買到喜歡的書籍,回家後我會用包書紙仔細的包起來,在書的最後一頁寫上當天購買的日期,非常非常的珍惜,而且包書的過程是我很享受,很喜歡的過程。怎麼現在變成這樣了?
然後我意識到,自己對於金錢的匱乏感,原來已經如此嚴重。
現在明明已在工作,無論是錢包裡的錢,還是銀行裡的存款都比中學時多出許多。以前學生時代錢包就是個裝飾,裡面常常只有RM5-RM10。超過RM10已經是巨款。
可是現在對於“不夠錢用”的擔憂比起以前是高出千倍百倍。以前覺得銀行裡有一千塊已經是富翁,覺得很滿足,可以買很~多東西。現在就算再多十倍都感覺很焦慮。。。
因為長大了,生活中的責任與負擔,把我們對於金錢的匱乏與焦慮無限增長和放大。
於是我在書店的一個角落站定,想著錢包裡的現金數額,然後對自己說:“我完全負擔的起啊!我買的起啊!”
然後我又想了想我銀行裡的存款,再堅定的告訴自己:“我完完全全買的起這本書。”
而且能買到一本如此好的書,是我今天的幸運啊!今天會突然起意要出來逛街,就是要讓我們相遇啊!那就歡歡喜喜的把喜歡的書帶回家吧!
然後我就釋懷了,高高興興的拿起這本書去結賬。
我想今天宇宙提醒我出門,並遇到這本散發著溫柔療愈能量的書,就是在提醒我面對金錢匱乏的議題。
所以今天真的是一個很好的“課外教學”,讓我更直接的看到自己對於金錢的匱乏感到底有多嚴重,發現它,療愈它,放下它。
並重新學習和看到自己值得擁有,而且完全有能力去擁有,自己完全擁有足夠的豐盛去擁有。
今天,我重新學會堅定的告訴自己:“我可以擁有,我完全有能力去擁有,我值得擁有。我可以把自己喜歡的事物帶回家是開心的,而我有足夠的金錢去購買,我是豐盛的。能遇到自己喜歡的事物又有能力把它買回家,我是如此的幸運和豐盛。”
最後,和大家分享這本書。
Opmerkin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