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site-verification=Jer4kfD41cqzqZ8onLOBY2uYaWLdesesBFGGThpKYmM
top of page

為什麼修行內心越修越苦?越修越不快樂?

  • 2023年1月30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是否曾經發現為什麼同樣通某某神或菩薩,不同老師或師父傳遞的訊息不同呢?不同的訊息教導讓我們感到很困惑,不知道該哪個訊息才是正確的,該遵循哪個教導。


很多的時候,訊息的傳遞會因傳遞者的意識層次以及內在狀態而有所不同。


譬如,某位老師或師父內在狀態有很多的恐懼,那麼,他傳遞出來的訊息很有可能帶有恐懼不安的能量。如果某位老師或師父內在狀態是寧靜喜悅的,那麼,他傳遞的訊息就帶有寧靜喜悅的能量。


聖經,是由後人所撰寫,很多的訊息透過作者的認知以及意識層次來傳達。爾後的宗教團體,也會因神父的意識層次不同而有所不同的註解。


同樣的,佛經的解釋也因師父的意識層次與內在狀態不同而有不同的註解。


很多的時候,傳遞訊息的老師,師父或是神父的內在議題尚未被療癒,於是訊息可能會帶有憤怒,恐懼,焦慮的能量。甚至透過恐懼來操縱人心,讓人心感畏懼而依附在團體裡。


所有的教條,都是後人所訂定的。而教條的內容,也會依訂定的人內在狀態有所不同。很多的時候,這些教條規定帶有恐懼害怕的能量。


於是,會有很多的"應該"與"不應該",很多的"要做善事","要服侍","要做好人","要說好話","要捐款","要慈悲",很多的"不可以發脾氣","不可以罵人","不可以做壞事"。而所做的每件事都被檢視著,如果沒有照教條走,就不是"好人",於是就會受譴責。


我們透過這些教條來生活,透過這些準則來審視自己,審視別人。於是,我們開始壓抑自己的情緒,壓抑自己的憤怒,努力的做善事,當好人。我們不允許自己做"不應該"做的事,強迫自己做"應該"做的事,我們也以同樣的標準來要求身邊的人。


我們開始透過這些教條來鞭策自己,鞭策身邊的人。我們努力當好人,當善人的當下,不允許自己做真實的自己,不允許自己表達內在真正的感受。這些被壓抑的情緒在內在造成很多的拉扯衝突,在外,也許我們看起來似乎是大善人,但是,內在卻有很多的憤怒,這些憤怒是來自於所有對自己的譴責,責備,鞭策,批判。


這些宗教教條規定,把我們壓得很沉重,無法呼吸,我們的行為時時刻刻都被檢視著。我們被困在教條裡無法自由。


於是,無法真正做自己的我們,越來越不快樂,越來越苦。我們以為,受苦就是在修行,總有一天,修成道,就能脫離苦海。殊不知,這些苦源自於我們無法做真正的自己,持續的壓抑自己的情緒。


這些苦,讓我們無法愛自己,但同時,又要強迫自己卻愛身邊的人,對身邊的人付出犧牲。於是,內在的憤怒拉扯就更強烈。


我們無法透過修行脫離這些苦,所有的教條制約只會讓我們更苦。


我們要做的是,開始允許自己去做以前不允許做的事情,允許自己憤怒,允許自己不去做善事,允許自己罵人,允許自己拒絕別人。不再壓抑任何的感受情緒,允許自己經歷這些情緒與感受。不再批判自己,不再鞭策自己,不再責備自己。學會接納自己每個面向,接納自己每個情緒。讓內在真正的自己活出來,而不是時時刻刻活在別人的眼光,別人的標準裡。


唯有全然的接納自己,才能真正脫離那個苦。


神,菩薩,諸佛,耶穌,聖母對人類的愛是全然無條件的愛。神愛世人,不是嗎?如果祂們對我們的愛是全然的,無條件的,那怎麼還會譴責我們,批判我們,懲罰我們呢?


所有的譴責,批判,懲罰都來自我們自己。我們用這些教條來鞭策自己,譴責自己,無法放過自己。


無論我們是誰不是誰,做了什麼或沒做甚麼,諸佛菩薩對我們的愛是沒有分別心的。愛,不會區別好壞善惡,就是純粹的愛一切眾生。


對自己慈悲,自然就會對別人慈悲。

對自己寬容,自然就會對別人寬容。

接納自己,自然就會接納別人。

善待自己,自然就會善待別人。

愛自己,自然就會愛別人。


我們的修行是越修越苦,還是越修越平靜呢?取決於我們是否能夠真正愛自己。


愛與神聖祝福❤️


Safina



相關文章

查看全部
專注在自己身上

當我們專注於外在時,能量是分散的, 很容易被外在的人事物給牽引,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 當我們專注在自己身上時,能量是集中的, 我們就能夠清楚的聽見內在聲音,指引著我們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Safina~

 
 
 
自悟

心,是通往"悟"的道路,我們無法略過心而"悟"。 要"悟"就必須放下外在這些教導,往內走,傾聽內在的聲音。 讓內在的聲音指引著我們,走入靈魂深處,看見我們的內在大師,這就是"自悟"。 ~Safina ~

 
 
 

Comments


© 2022 by 愛與神聖療癒空間. Powered and secured by Wix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