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site-verification=Jer4kfD41cqzqZ8onLOBY2uYaWLdesesBFGGThpKYmM
top of page

沒有所謂的應該不應該,可以不可以,而是,我們做這件事情,某個行為背後的動機是甚麼

來上療癒師培訓課的學員往往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氣,因為會一層一層的剝洋蔥,把所有非真實的自己剝去。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衝擊與拉扯,因為,會跟過往所認知的想法,觀念和信念有很多衝突。


然而,如果,我們要活出真實的自己,創造出不一樣的生命,顯化豐盛,我們就必須把過去我們建構的世界完全打掉,才能創造出新的世界。在一階的課程裡,會開始鬆動我們的世界,甚至開始抽起一些磚塊,二階三階會摧毀掉我們原本的世界,三階四階是重新建構新世界。


每次的培訓課程,我都會鼓勵學員發問,甚至質疑我說的內容。唯有發問與質疑,我們才會真正的思考。當我們思考時,舊有的信念才會開始鬆動。而質疑,會讓我們開始往內找尋答案。


這次療癒師培訓課一階的課程,是所有培訓課中最會問問題的一班,大家有很多的問題以及質疑。我也非常樂意分享,協助學員找尋答案。雖然過程中有很多的拉扯和衝擊,也會害怕放掉舊有的信念,但是,大家都很願意去思考,去感受。


在這邊和大家分享幾個學員提出來的問題。


有位學員提問: 不是應該要運動嗎?


我: 為什麼"應該"要運動?誰說的?


學員: 大家都這麼說。


我: 不運動會怎麼樣?


學員: 像我做重訓,每個星期都要做兩三次。


我: 為什麼要做重訓?


學員: 因為這樣才會有肌肉。


我: 為什麼要有肌肉?


學員: (思考了一下)因為這樣才能支撐下去。


我: 生命中是否覺得沒有支持,沒有人可以靠,只能靠自己?


學員: 對。


我: 做甚麼不重要,而是,我們做這件事情背後的動機,往往隱藏了議題需要被看見。如果你能夠真正的支持自己後,就無需透過重訓訓練自己的身體。運動如果有目的性,那麼就會勉強自己的身體,很容易拉扯造成運動傷害。議題療癒了,沒有目的性,那麼在能夠全然享受運動的過程。


另一個學員問: 有醫生說嬰兒在哭的時候,不要去抱他,要訓練孩子獨立。我其實很想抱孩子,可是又覺得這樣對孩子是不是不好?


我: 如果你是小嬰兒,你現在在哭,你會希望媽媽怎麼做?


學員: 我會希望媽媽來抱我。


我: 這就是答案。沒有一個專家,醫生,親子教養書比母親更了解自己孩子的需求。母親,需要相信自己的直覺,直覺自然會引導我們該如何陪伴孩子。


另一個學員提問: 我們不是應該要對別人有慈悲心嗎?因為要同理別人不是嗎?


我: 甚麼是慈悲心?


學員: ....


我: 甚麼是同理心?


學員: 就是別人在痛苦時,可以感受到別人的痛苦。


我: 那你在痛苦時,有感受到自己的痛苦嗎?


學員: 沒有。


我: 那你有對自己慈悲嗎?


學員: 沒有。


我: 誰來對你慈悲,誰來同理你?


學員: 沒有人。


我: 如果你不知道該如何對自己慈悲,同理自己,那你怎麼會知道該如何對別人慈悲,同理別人?這樣的同理和慈悲只是頭腦上的。我們必須先能夠對自己慈悲,同理自己,才知道該如何真正的慈悲對別人,同理別人。


另一個學員問到: 我常常沒有動力,可是有不能沒有動力,總不能一直耍廢吧?


我: 甚麼時候沒有動力?


學員: 去工作時。


我: 你喜歡這份工作嗎?


學員: 不喜歡。


我: 如果你現在要出國去玩,你會不會沒有動力,不想動?


學員: 不會,會馬上動起來。


我: 所以你喜歡的事情就會有動力。那麼,就該檢視那些讓你沒有動力的事情,是否是真的喜歡去做,還是在勉強自己去做。


上過課程的朋友都知道,我不太給答案。往往,我會把問題丟回去,讓學員思考,透過思考來找尋答案。

我很喜歡學員問問題或是質疑,透過問答的方式互動,幫助學員鬆動舊有的信念。這是我非常享受的過程,往往讓我樂此不疲。


從小的教育,加上社會的灌輸,集體意識的信念,往往有很多的"應該"與"不應該","可以"與"不可以"將我們制約住,框住,受限著我們。這些信念把我們受限住,以至於我們無法真正的享受生命,無法活出自己。


如果,想要活出自己,就必須開始質疑所有的教條,規定,應該不應該,可以不可以。


沒有所謂的應該不應該,可以不可以,而是,我們做這件事情,某個行為背後的動機是甚麼,這個動機所投射出的能量,顯化出了結果。如果,我們沒有看到背後動機,就很容易被外在的行為給牽制著。


親愛的,準備好拿起斧頭,摧毀舊有的信念建立起來的舊世界嗎?


愛與神聖祝福❤️


Safina



相關文章

查看全部
專注在自己身上

當我們專注於外在時,能量是分散的, 很容易被外在的人事物給牽引,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 當我們專注在自己身上時,能量是集中的, 我們就能夠清楚的聽見內在聲音,指引著我們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Safina~

 
 
 
自悟

心,是通往"悟"的道路,我們無法略過心而"悟"。 要"悟"就必須放下外在這些教導,往內走,傾聽內在的聲音。 讓內在的聲音指引著我們,走入靈魂深處,看見我們的內在大師,這就是"自悟"。 ~Safina ~

 
 
 

Comments


© 2022 by 愛與神聖療癒空間. Powered and secured by Wix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