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然的活出外在形象或是活出真實的自己,也就是為別人而活或是為自己而活。
- April Zhang
- 2023年2月16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2023年2月23日
當我們外在形象與內在真實的自己不一致時,內在和外在會產生諸多的拉扯。這樣的拉扯,非常的耗能量,以至於,我們常常感到疲憊,必須要更努力,更用力,更辛苦得來維持外在的形象。
譬如,我們想要當個"好太太","好媳婦",即使很疲憊,還是選擇犧牲自己的需求,來迎合先生,當個賢妻良母。或是選擇對婆家忍氣吞聲,忍耐,當個聽話的媳婦。
又或者是,我們想要當個"乖巧聽話"的孩子,於是,我們順從父母,即使父母的要求很不合理,還是努力的滿足父母的需求,甚至,允許父母對我們情緒勒索。
又或者是,我們想要當個"好人",不停的付出給予,討別人歡心,迎合別人,配合別人,只為了讓別人開心快樂。
然而,內在的我們卻不快樂,真實的自己並不想要一直委屈自己,忍氣吞聲,犧牲自己,討好別人。
於是,內在外在產生了許多的拉扯與衝突。
這樣的生命讓我們感到疲憊不堪,痛苦不已,生命,活得非常的辛苦。
如果,我們不想要讓自己這麼痛苦活著,只有兩個選擇: 全然的活出外在形象或是活出真實的自己,也就是為別人而活或是為自己而活。
如果,我們要全然的活出外在形象,也就是別人眼中的"好人","好太太","好先生","好媳婦"等等,那麼,就必須把自己丟掉,完全的失去自己。
完全的失去自己,必須切斷內在的感受,這樣的自己,就不會有需求和感覺。唯有完全的將自己抽離,才能真正活出別人眼中的我們。
這樣,內在外在就不會有拉扯和衝突,因為,內在已經消失了,空了。沒有拉扯,就沒有痛苦。然而,失去了自己,我們也永遠感受不到喜悅,快樂,滿足。
只能麻痺自己的內在,為別人而活。
另一個就是活出真實的自己,如果要這麼做,就必須面對許多外在的衝突。因為,當我們不願意再討好別人,無止盡的付出,委屈求全,讓別人予取予求時,別人可能會感到惱怒,生氣,甚至批評我們,用倫理道德來評斷我們。
此時,我們面臨了可能不被喜歡,不被認可,被中傷,被討厭的風險。然而,如果我們在一段關係裡面無法真實地做自己時,那麼,這段關係只是建立在利益上,而非真實的的關係。
我們必須問自己,是否要強迫自己待在一段無法做自己,必須委曲求全,失去自己的關係裡?我們想要的只是建立在利益上的關係,還是一段真實的關係呢?
如果,我們想要一段真實的關係,那麼,我們就必須要先跟自己建立一段真實的關係。要跟自己建立一段真實地的關係,就必須活出真實的自己,而不是別人眼中的我們,不是戴上面具的我們,不是包裝過的我們。
這樣的過程,並不容易,需要很大的勇氣,不再符合別人的期望,不再滿足別人的需求,勇敢的表達自己,為自己發聲,不再在乎別人對我們的看法。
然而,當我們活出真實的自己時,我們就無需努力地維持外在形象,因為外在和內在都是真實的自己。
無論我們選擇為別人而活,或是為自己而活,都是個體驗,端看,我們想要活出甚麼樣的生命。
愛與神聖祝福❤️
Safina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