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侶就是我們的一面鏡子
- April Zhang
- 3月22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伴侶就是我們的一面鏡子,反射出我們的內在狀態。
我們無法接納伴侶的面向,也是我們內在無法自我接納的部份。
所以,當我們看不慣伴侶,批評,指責伴侶時,是因為,我們討厭內在某個部份的自己。
一位個案,自從小孩出生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自己全包了,每天忙得團團轉。而她的老公,不只不幫忙,還要她幫忙他處理所有工作上和生活起居大小事。
這樣的生活,讓她累壞了,筋疲力盡。屢次跟老公溝通,吵架無數次,甚至到要鬧離婚,都無效。老公還是常常躺平划手機玩遊戲。
來做個案療癒幾天前,又因為同樣事情吵架,甚至吵到要離婚。這讓她很挫敗,無奈,無力,真的想要放棄這段婚姻。
一開始,我問她: 妳真的想離婚嗎? 她馬上回答: 我想離婚啊。接著開始抱怨老公。我打斷她的話,我說: 用心感受,問問內心深處,離婚,真的是妳想要的嗎?
她沉默了一會說: 不是,我不是真的想離婚,但是我不知道該怎麼辦,無法跳脫這樣的狀態。
我請她看著躺平在玩手機的老公,這讓她很生氣,她覺得老公整天玩遊戲,很浪費生命,日復一日這樣活著,有甚麼意義。整天躺平,甚麼都不做,一副很沒用的樣子。
我請她看這老公這面鏡子,感覺老公的狀態在反射出內在的哪個自己。
她看見內在有個躺平的自己,甚麼都不想做,不知道活著有甚麼意義,乾脆死了算了。
她看見那個自己,對那個自己感到厭惡,覺得自己很沒用,啥事都做不好。她不允許自己躺平,不允許自己休息,覺得還需要更加努力,做更多,達到人們的要求。
我請她感覺那個躺平的自己,為什麼那個自己要躺平?她感覺了一下,那個躺平的自己很委屈地哭了出來。從小到大,大家都告訴她應該要做甚麼,要努力,要做更多,不能沒有用,不能沒有生產力,不能鬆懈下來,這樣才是個上進有用的人。
可是,她已經很努力很努力了,即使在怎麼努力,大家還是覺得她做得不夠多,做得不夠好,讓她覺得自己很沒用。於是,她只能拼命的努力,努力,一直做,一直做。
她累壞了!
她發現,這些事情,這些努力,都不是她真正想做的,只是在滿足別人的期望。於是,她需要花更多的力氣,能量來做這些事情,無論怎麼努力,都不夠,這讓她非常的焦慮。
心力交瘁的她,整個內耗到沒能量,所以動不了,只想躺平甚麼都不做,好好的休息。
我引導她療癒那個自己,並允許那個自己不用努力,可以好好休息放鬆,可以不用再活出人們的期望,而是,專注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上。
那個躺平的自己被允許的,休息夠了,能夠只專注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那樣的自己,能量飽滿,發光發亮。生命也有了動力,這樣的自己,讓她感到希望。
再次看著躺平的老公,不再那麼討厭生氣了。她可以理解老公為什麼只想躺平玩手機。
但是她覺得老公都不幫忙,都要三催四請才幫忙,就算幫忙,也做得很不好,最後她還是要收尾,乾脆自己做算了。因此,她常常會唸老公,覺得老公總是做不好。
她意識到,她把老公當兒子在養,所有的事情都幫他張羅好,處理好。她把所有的事情都拿去做了,老公就沒有事情可以做了。而當老公要做時,又被嫌棄做不好。所以,老公乾脆甚麼都不做。反正,他不做,老婆會拿去做。就這樣擺爛。
我請她看這老公這面鏡子,感覺老公的狀態在反射出內在的哪個自己。
她看見小時候的自己,因為年紀小,打翻東西,或是在玩食物,或是一些小事情達不到大人的標準,就會遭來吼罵或毒打。每次的吼罵或毒打都讓她嚇壞了,僵住了。
而大人不斷地批評她,指責她,罵她,羞辱她,讓她覺得自己很糟糕,不夠好,很沒用,甚麼事都做不好,很爛。
此時,她意識到,她正在用大人對待她的方式來指責批評老公,所以看老公非常的不順眼。
她也看見,那個童年的自己並不是都做不好,而是,大人用大人的標準來對待她,那當然就做不好。那個童年的自己,只是在當個孩子,做一個孩子會做的事情,然而,也因為只是在當個孩子,就被指責,批評,謾罵,處罰。
那個很害怕,委屈,受到驚嚇的孩子,只是個小小孩。而這個小小孩,不被允許做自己,呈現真實的自己。
我引導她療癒童年的自己,允許童年的自己可以安心地當個小小孩,可以犯錯,可以做不到,可以做不好,可以呈現真實的自己。
那樣的自己,無須活出大眾期望,不再當心被指責,不再焦慮害怕,可以單純地做自己,反而感到輕鬆自在,能夠真正的活在當下,享受當下的每一刻。
療癒了,再次看著老公事事都最不好這件事情,已經不會感到生氣了。她意識到,因為她對老公的批評,讓老公覺得啥事都做不好,乾脆不要做就不會被唸。
我: 感覺看看,討厭老公躺平划手機背後真正的感受是甚麼?
她: 他都不幫忙家務,都是我一個人在做,還要照顧他。
我: 所以真正的問題不在於整天划手機,而是他都沒有幫忙。
她: 對。
我: 可是妳都做完了,他可以做甚麼?
她: 也是
。
我: 先不要期望他幫忙,先試試讓他自己學會先照顧自己,處理自己的事情開始。妳可以先把他自己該做的事情,照顧自己的工作還給他,讓他自己做嗎?
她: 可以。
我: 感覺看看,就這麼做,那是甚麼樣的感覺?
她: 他可能會做不好,或是拖延,但是,那是他自己的事情,做不好,他要自己想辦法。可是,他會外包,都叫他姪子去幫他做,這樣不太好。(姪子跟他們住在一起)
我: 姪子願意去做,那是他們兩個人之間的問題。所以把他該做的事情還給他,讓他自己負責,是甚麼樣的感覺?
她: 輕鬆好多喔。我可以有多餘的時間照顧自己,專注在自己身上,也不會對他有那麼多的怨言。這樣我們兩個人的關係也會比較好。
我: 妳一直把他當五六歲的小孩在養,現在,讓他學習為自己負責,長大到青少年或是年輕人。當他能夠照顧自己,為自己負責時,他自己就能夠和妳一起照顧這個家。
愛與神聖祝福❤️
Safina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