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飲食
- April Zhang
- 2023年2月17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我們被教導一天要吃三餐,定時定量,不吃早餐就不會有體力,晚上吃消夜會胖,然而,真的是如此嗎?
我們早上起床覺得一定要吃早餐,即使沒胃口,也要塞一些食物,不然會沒體力。中午時間到要吃午餐,晚上時間到要吃晚餐。
於是,我們可能在沒胃口時或不餓時,還是要吃飯,只是因為時間到了。這時,我們硬塞食物到身體裡,反而對身體造成負擔。
又或者是,我們餓了,可是用餐時間尚未到,於是,我們就讓自己挨餓等待,等待用餐時間到。在等待的時間,我們的身體因為挨餓而不舒服,也往往讓我們無法專心。
而當我們要吃飯時,我們似乎只想填飽肚子,不在乎身體需要甚麼,硬塞食物,也許又過量飲食,往往吃飽後腸胃因為無法消化而不舒服。
每個人的身體狀態不同,而每天的狀態也不同。我們只因為用我們認為的方式決定何時吃,吃甚麼。我們從不在乎身體的想法,只一昧地塞食物進去,未曾詢問身體是否餓了,身體需要甚麼,想要甚麼樣的食物。
這樣對待身體的方式是很粗暴的。身體,不是機器,需要定時定量的餵食。身體是有感覺的,有思想的。
事實上,我們未必一定要吃三餐,而是,去傾聽我們的身體。餓了再吃,不餓就不要硬塞食物,只是因為用餐時間到了。吃東西時,先問問我們的身體,此時,我的身體需要甚麼樣的食物或是蔬果。而也未必一定要定量,進食的過程中,問問身體,這樣夠了嗎?夠了,就不要堅持要把食物吃完。
有些人也許一天吃兩餐就夠,有些人也許一天要吃到五餐。每個人的身體狀態不同,而每天身體的狀態也不會一樣。也許昨天我需要比較多的食物,今天卻不需要很多。
食物,也是身體的能源,為身體補充能量。很多的時候,我們會需要吃很多的食物,是因為內在壓抑了很多的情緒,而這些情緒形成的負能量累積在體內,會不停的消耗掉我們的正能量,於是,我們就需要更多的食物補充能量。
有的時候,是因為內在愛的匱乏,對愛的渴望並沒有被滿足,於是,我們會透過吃東西來滿足內在的空虛,安撫自己。所以當我們情緒低落難過時,就會一直吃東西讓自己暫時感到安心滿足。
然而,如果身體是處在健康平衡的狀態,是不需要很多的食物來補充能源。我們的身體就是個能量體,而宇宙能量24小時源源不絕的進入到我們的身體裡,然而我們的身體因為壓抑的情緒,過去的創傷,業力給堵塞住了(氣血不通),以至於,能量無法順暢地在我們體內流動,補充正能量,所以,我們才需要透過吃大量的食物來補充能量。
但是,如果我們開始自我療癒,將壓抑的情緒釋放,療癒過往的傷痛,這些堵塞的能量暢通了(氣血通了),那麼,宇宙的能量自然就能夠順暢的在體內流動著,為我們補充正能量。此時,我們就不會容易餓,也無須透過食物來補充養分,能量自然能夠給予我們身體所需的養分。
當身體處於暢通的狀態,吃甚麼也不重要了,因為身體代謝功能良好,自然就能夠代謝掉毒素,或是不需要的廢料。而也無須刻意要吃營養的食物,或是補充營養品保健食品,因為,宇宙的能量自然會給予我們身體所需要的養分,也同時能夠修復我們的細胞,療癒身體的病痛。
吃東西前,先問問自己的身體,餓了嗎?需要吃甚麼樣的食物?不需要甚麼樣的食物?溫柔地呵護著自己的身體,而不是忽略它或是強迫它。當我們溫柔地照顧自己的身體,傾聽自己的身體,順應著我們的身體,自然就不容易生病,也處在平衡的狀態中。
療癒師培訓課程一階將會幫大家開啟宇宙能量管道,教大家如何透過宇宙能量來為自己充電,療癒身體病痛,歡迎大家報名參加。
愛與神聖祝福❤️
Safina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