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療癒,是為了撫平過往的傷痛,讓這些夢魘不再折磨我們,不再受苦。
將所有遮蔽真實自己的外衣,一層一層褪去。
看見自己,找回自己,將自己一片一片拾回,不再破碎,成為完整的自己。
~愛與神聖療癒空間~
所有文章


不再被困在"癌症"當中,不再背負著這些恐懼,
一位個案,得了癌症後,如同當頭棒喝般,把她敲醒。她開始思考她的人生,為甚麼會得癌症,為什麼會把自己活成這樣。 她意識到,罹癌前的自己,活得渾渾噩噩的,很在乎外在的成功,金錢,物質,形象,美貌,然而,老天爺卻把她在乎的東西一一的奪走。...


關於消化不良
長期消化不良,會引起胃脹氣,胃酸過多,胃食道逆流,甚至胃痛等不適症狀。 為什麼有些人無論怎麼吃,吃很多,也不會消化不良,但是有些人即使吃不多,也常常消化不良? 如果我們吞下去的東西是不好消化,就會造成胃堵堵,無法分解,讓我們感到不舒服。...
當人們討厭我們,批評我們
當人們討厭我們,批評我們,那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好。 那是因為,我們只是對方的一面鏡子,將對方無法自我接納的面向反射出來。 他們真正不喜歡的,是內在無法自我接納的自己。 ~Safina ~


孩子,需要的不是完美的,厲害的,面面俱到的父母。孩子,需要的只是個陪伴。
身為一位母親,最辛苦挫折的不是在養育小孩,而是,親友檢視的眼光,批評,指責。我們往往害怕自己不是個好媽媽。 一位個案,兒子現在是兩歲多。她很愛她的兒子,也很想多多陪伴他,但是,每次只要陪伴兒子一個小時,她就覺得很累,整個虛脫。她也不知道該如何陪伴孩子,不知道該如何陪兒子玩。...


當我們把自己放在最不重要的位置上,人們也會把我們放在最不重要的位置上。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要貼心,替人著想,照顧人們的感受,這樣才會是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 而每當我們有不舒服的感受,想要照顧自己時,卻會被視為「自私」,「只想到自己」。 於是,我們學到,不能為自己著想,不能有自己的需求,不能有自己的感受,因為,這是不好的,會被討厭。...


在關係中的互動,會複製與原生家庭互動的模式,特別是在職場上。
我們在關係中的互動,會複製與原生家庭互動的模式,特別是在職場上。我們與主管上司的互動,往往複製與父母長輩互動的模式。我們與同事的互動,往往複製與手足互動的模式。 一位個案,今年已經換了三個工作。每份工作都是碰到強勢打壓的主管,不斷地被否定批評,還會被壓榨薪水工時,完全沒有尊...


關於勸人
我們常常聽到要"勸人向善","勸人慈悲","勸人吃素","勸人放下","勸人孝順","勸人不要計較"等等話語。 首先,我們得先思考,為什麼我們需要"勸人"?"勸人"的動機是甚麼?目的是甚麼? 會發現,當我們想勸人時,是希望對方變"好",希望對方做出改變。...


物品價值,只是用金錢數字來衡量是否值得時
很多的時候,物品價值無法用金錢多寡來衡量。 兒子的平板螢幕壞了,上網查詢光換螢幕就需要六七千,而當初只花了一萬元買的平板,根本划不來。 於是,我們決定不修理,到電子產品店買了一個新的平板,不到八千元。 然而,兒子念念不忘平板裡他拍的許多照片,這些照片有不少貓咪的照片,包含已...


當個放手媽媽/老婆
當媽媽的,往往會不自覺的照顧家裡每個人,把責任都攬下來做,最後把自己累壞了。同時,無形中,也剝奪了家人獨立自主的能力。 從小,在單親家庭長大,加上又是老大,擔負的責任更多。父母離婚後,小小年紀的我,就必須煮飯洗衣做家事,還要照顧妹妹,以及媽媽的情緒。...


關於安全感
為什麼沒有安全感?即時我有愛我的人,為什麼我還是沒有安全感? 安全感的建立,始於童年。家,也是安全感的來源。 當我們出生一個充滿爭吵、衝突、暴力或是冷漠的環境中,隨時處在不安的狀態下,這會讓我們感到極度的害怕不安。 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父母無法給我們無條件的愛與支持,甚至否定...


接收了爸爸很害怕一夕之間失去一切的恐懼能量
一位個案,欠了不少卡債,現在是母親幫他管理財務,但是她很害怕如果母親走了,那她是不是就會出現經濟窘困的狀況。 然而,最近當媽媽在幫她管理財務需要她幫忙時,她又覺得莫名的煩躁,很不想用。她無法理解這個煩躁感,而這個煩躁感也伴隨著害怕,焦慮與不安。...


我們都被集體意識對於"工作"的定義與信念給框住了
如果我們在一條路上走得很不順利,很可能靈魂在告訴我們,這條路並不適合我們,換條路走吧。 一位個案,從去年就開始找工作。然而,經過無數的應徵面試,都還是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她也自我清理內在的信念,不斷冥想顯化出一份理想的工作,內心也準備好出去工作,但是不知道為何,就是找不到適...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