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療癒,是為了撫平過往的傷痛,讓這些夢魘不再折磨我們,不再受苦。
將所有遮蔽真實自己的外衣,一層一層褪去。
看見自己,找回自己,將自己一片一片拾回,不再破碎,成為完整的自己。
~愛與神聖療癒空間~
所有文章


很多的時候,沒有華麗的包裝,越簡單樸實的人事物,反而越能觸碰人們的內心深處。
我們以為,要奢華、亮眼、閃亮、優秀、美豔、厲害、能言善道才能吸睛,才會被喜歡,被肯定,被愛戴。 或許,一開始,這些閃耀的外在包裝會被崇拜,喜歡,熱愛。然而,看久了,膩了,很快就被遺忘。 如同明星偶像,席捲而來,讓人為之瘋狂。但是,熱度消退後,就被遺忘了。...


鬼月漫談鬼魂
當一個人死前有很多的執著無法放下,於是,死後這些執著情緒會跟著他。由於對世間的執著,憤怒,不甘心,恨,痛苦,擔憂等情緒纏繞著他,使他被困在這個維度中,無法回到光中,而成為鬼魂。 鬼魂,其實跟我們沒甚麼兩樣,一個有肉體,一個沒有肉體。同樣在經歷所有的情緒,同樣在受苦,同樣的執...


療癒,可以融入各種面向,各種層面。不是要將自己框在療癒師這個角色中,而是,將療癒帶入生命中,和自己的熱情結合。
我們都以為當一個療癒師就是處在一個神聖的空間,透過能量,水晶,花精或是各種能量產品來療癒個案。 如果我們認定"療癒師"是這個樣貌,這樣的工作型態,那真的太侷限自己了。 在療癒師培訓課程裡,我都跟學員說,我培訓你們不是要成為我,或是成為某某療癒師,某某靈性老師的樣貌,我要培訓...


關於特殊兒
社會,學校,醫學有一套的標準,透過標準來衡量孩子是否"正常",如果無法在標準值裡就是"不正常","有問題",需要被"矯正","治療",將這些孩子"矯正"到"正常"的狀態。 然而,何謂是"正常"? 何謂是"不正常"? 很多的時候,我們認為能夠被社會"接納"就是"正常",不能夠...


努力成為"好人",只是在否定我們內在的黑暗面。漠視內在的黑暗面,壓制他們,只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拉扯,衝突,以及憤怒。
許多的宗教以及靈性教導,都在勸人要向善,做好事,要慈悲,犧牲,奉獻,當一個好人。 "好人"總是被讚揚著,於是,我們努力的當一個"好人",努力做好事,努力向善,努力對別人好。 然而,成為這樣的好人,往往給我們帶來很多的內在衝突。譬如,也許,我們的經濟狀況不允許,但是在當好人的...


如果我們都無法尊重自己,該如何要求別人尊重我們?
華人的社會總是特別強調"尊師重道"和"敬老尊賢",似乎"尊重"是一件非常重的事情。越強調"尊重"重要的社會,事實上,反而是越不懂真正"尊重"的涵義,而一昧的要求得到別人的"尊重",形成了強迫性的尊重。 我們被要求要尊重長輩,只是因為他們較年長。我們被要求尊敬地位高的人(老闆...


情感,賦予了物質生命。做甚麼事情不重要,而是,我們在做這件事情時所注入的能量。
故事,可以啟發人們,然而,能夠打動人心的故事卻是文字裡流動的情感。 音樂,可以讓人放鬆,然而,能夠讓人流淚的音樂卻是音符裡流動的情感。 畫作,可以讓人讚嘆,然而,能夠觸碰內心深處的畫作卻是色彩裡流露的情感。 食物,可以讓人飽足,然而,能夠讓人感到幸福的食物卻是烹食者在食物中...


唯有離開群眾,生命會為我們顯現無窮的可能性,不受限的人生。
追隨著群眾是安全的, 然而這條路是狹窄受限的。 唯有離開群眾,走向人煙稀少的道路, 我們才能看見更寬廣的視野,更多的選擇性。 此時,生命會為我們顯現無窮的可能性, 不受限的人生。 ~Safina ~


為了活出別人眼中的自己,我們被困住了,動彈不得。生命,變得很無奈,我們感到無力,無法做甚麼,無法改變甚麼。
我們都透過別人的眼光來定義自己,塑造自己,成為別人眼光中的自己,只為了取悅別人,讓別人喜歡我們。 譬如,小時候,父母會告訴我們做甚麼才是"好",要聽話才是"乖小孩",要幫忙做家事才是"貼心",於是,我們將自己塑造成父母心目中的乖巧聽話的孩子。為了要活出父母心目中理想的孩子,...


生命中,需要很努力很用力,是因為,我們往往在做的事情都不是自己喜歡的,或是自己想做的。
"要努力才會成功",,"要努力用功念書","要努力賺錢","要努力達到業績","要努力上進","要努力維持身材","要努力工作","要努力證明自己","要努力說服別人","要努力走下去","要努力撐下去".... 生命有很多的努力,大家無時無刻都很努力,然而,即使很努力了,...


每個孩子,天生就是一個創作大師!
常常看到很多課程或是親子專家說要「培養孩子的興趣」,於是有許多才藝課程。 可是,孩子與生俱來就充滿好奇心,這些好奇心讓他們對許多事物感到有興趣。 然而,大人的阻止或限制,或是讓興趣變成考試或競爭力的產物,讓孩子漸漸失去興趣。然後,再把孩子送去學才藝要「培養孩子的興趣」。...


"我們都被錯置了"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兩個人是一模一樣的。每個人誕生時,都是閃閃發光的寶石,都擁有獨特的天賦,在這個世界上都有專屬的位置。 然而,從小我們就不被允許做自己,我們被塑造成父母,師長,社會心目中"有用"的人。於是,我們選擇父母師長認為"適合我們的科系",選擇社會認可"穩定的...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