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療癒,是為了撫平過往的傷痛,讓這些夢魘不再折磨我們,不再受苦。
將所有遮蔽真實自己的外衣,一層一層褪去。
看見自己,找回自己,將自己一片一片拾回,不再破碎,成為完整的自己。
~愛與神聖療癒空間~
所有文章


沒有自信
我們都以為自己很渺小,微不足道,總是覺得別人很優秀,很棒,很厲害。 我們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好優秀,沒有能力,於是,我們很努力,但是,往往無論在怎麼努力,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好。 我們對自己非常的沒有自信。 然而,並不是我們不夠好,沒有能力,而是,我們太小看自己了。...
離開有毒的關係
打不是情,罵不是愛。「我是為你好」、「我是因為太愛你了」等話語不是真正的愛,而是控制。 真正的愛不會帶來傷害或是恐懼,真正的愛會讓我們感到心安。 離開有毒的關係,是對自己最大的慈悲。 Safina


二階課程結束後 學員的回饋
從小,我就是個藥罐子,吃藥吃到我自己會配藥。年紀輕輕,全身都是病痛。年紀輕輕,身體卻是如老年人的體弱多病。 每天,都要吞上十幾顆藥。直到某天,我身體長了一顆一公斤重的腫瘤,腳骨折,還得了癌症。那時,我真的受夠了吃藥人生,受夠了每天飽受病痛之苦,我把藥通通都丟掉。...
關於善解人意
越善解人意,越體貼的孩子受傷的越重。 因為,他必須時時刻刻替別人著想,體貼別人的心情,照顧別人的感受,滿足別人的需求。 也因此,忽略了自己的需求,漠視自己的感受,把自己放在最不重要的位置上。 Safina


真正的救贖.來自於自我救贖
生命中所有的痛苦,源自於感受不到愛與支持。 當我們出生時,如果沒有得到父母全然無條件的愛時,內在就感受不到支持,孤單感就產生了。沒有全然愛的支持時,內在是空洞的,而不是盈滿的。 我們學會,要乖,要聽話,要考好成績,要幫忙做家事,才能得到父母的愛。於是,我們對愛的認知是:...
你在乎別人眼中的自己嗎?
別人眼中的我們,是別人編織建構出來的我們,並且透過編織出來的我們來看待我們。 然而,那並非真實的自己。 無需為別人眼中的我們感到抱歉,也無需為別人眼中的我們負責。 Safina


愛自己,從尊重自己的感受,傾聽自己的聲音開始
我們都被教育,要替別人著想,要貼心,要無私,要為別人付出,要對別人好,要愛別人。 然而,卻沒有人告訴我們要為自己著想,對自己貼心,對自己無私,為自己付出,對自己好,愛自己。 我們都知道要如何愛別人,卻不知道要如何愛自己。...
擁抱真實的自己
家,不是我們所居住的房子,也不是我們成長的地方。 家,是真實的自己。 當我們能夠擁抱真實的自己時,我們就回到家了。 Safina


什麼是愛自己?
甚麼是愛自己? 我們往往以為愛自己就是對自己好,買名牌包包送給自己,送禮物給自己,吃大餐,享受SPA,去度假。 我們用各種外在的形式來寵愛自己,以為,這就是愛自己。 然而,往往當下我們會很開心,快樂,可是,這樣的快樂卻不持久,我們可能又再次陷入不開心,低落的狀態。...


從藥物上癮到走入自我療癒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生病時要看醫生,乖乖吃藥才會好。 漸漸地,我們開始依賴藥物,人一不舒服就吞藥。就這樣,藥,越吃越多,身體的不適狀況也越來越多。 很多的時候,醫生往往告訴我們XX病無法根治,只能吃藥控制,和平相處,所以,我們就繼續吞藥。 最後吃出許多病來。 這也是我的故事。...


療癒工作上自我價值的議題
(繼上篇) 她: 可是我還是會害怕如果我定價高一點,可能就不會有人來。譬如我曾經定價一個產品2500元,我覺得這個產品很棒,一定會有人喜歡,但是卻乏人問津。 我: 去感覺訂出這個價錢後,背後是否有"可是..."或是懷疑的聲音? 她:...


伴侶,是我們的鏡子
伴侶,是我們的一面鏡子,赤裸裸的呈現我們內在真實的狀態。 所有來到我們生命中的伴侶,內在都有同樣的議題,被我們吸引到我們的生命中一起共振。 然而,共同的議題往往呈現出來的方式不同,一方會是隱性,一方是顯性。 譬如: 兩人都有自卑沒有自信的議題,顯性的那方會以很卑微,自責,不...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