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療癒,是為了撫平過往的傷痛,讓這些夢魘不再折磨我們,不再受苦。
將所有遮蔽真實自己的外衣,一層一層褪去。
看見自己,找回自己,將自己一片一片拾回,不再破碎,成為完整的自己。
~愛與神聖療癒空間~
所有文章


孩子往往透過負面的行為來跟我們溝通,討愛,求助。
懲罰,只會讓聽話的孩子更加害怕,叛逆的孩子更加反抗。 孩子往往透過負面的行為來跟我們溝通,討愛,求助。 與其處罰,我們可以看看孩子怎麼了? 為什麼需要透過這樣的方式表達? 協助孩子釐清他的需求。 ~Safina ~


我們渴望與人連結,又害怕受到傷害。
我們往往將過去的經驗帶到現在,透過過去的經驗來經驗當下所正在發生的事情。 譬如,我們如果曾經遭到被劈腿被背叛,那麼,我們在新的一段關係中就會開始擔心,對方會不會變心,會不會哪天不愛我們,會不會背叛我們? 我們將過去遭受背叛的經驗帶到現在的關係裡,各種擔憂讓我們無法好好地享受...


孩子教會我的事情-孩子必須要經歷生命不同的面向,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定位
女兒小學時期曾經經歷自學,實驗學校和自學團體。真正在實驗學校的時間只有一年半而已。 女兒國中時,決定要去上學,因為她想要體驗學校生活。她抽中了一所實驗國中,本以為實驗國中比較開放,比較不會在課業上有壓力。然而,在國中開學第一天,老師就開始強調三年後的會考的重要性,要孩子們好...


"我是為你好"是真的為你好嗎?
從小到大,父母師長親友身邊的人往往以"我是為你好"來希望我們聽從他們的建議,照他們的方式去做。 而我們可能會害怕對方生氣,讓對方失望或難過,即使我們內心不想聽從,我們還是會忽略自己的感受而照對方的方式去做。 然而,這與我們內在真正想做的有衝突,讓我們感到不太舒服,但是又不知...


語言,不是唯一與人交流的工具。有的時候,過多的言語反而是阻礙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因為,我們會專注在言語上,卻忽略了心靈上的交流。
當我們在與人們相處時,總是覺得要說些甚麼,做些甚麼,沉默時會感到不安,尷尬,於是,要努力擠出一些話來打破沉默。 然而,在說話的同時,我們又會擔心怕說錯話,怕傷到別人,或是不禮貌,於是,總是要思考過才說出口。又或者是,我們很想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害怕別人會生氣,或討厭我們,...


不再委屈自己討好別人,不再勉強自己維持一段不平衡的關係,就是對自己最大的仁慈與尊重。
打不是情,罵不是愛。 忍耐不是美德,犧牲不是偉大。 愛不是包容所有不尊重我們的言語以及行為。 不再委屈自己討好別人, 不再勉強自己維持一段不平衡的關係, 就是對自己最大的仁慈與尊重。 ~Safina ~


成為父母,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有很多的拉扯,擔憂,害怕,恐懼,衝突,讓我們無法好好享受親子關係。 而我們往往不自覺地將內在的恐懼害怕擔憂投射在孩子身上,讓我們不自主地想要掌控孩子,期望孩子活出我們理想中的樣貌。 然而,這些控制,擔憂,期望,只會讓親子關係更加的緊繃拉扯,只會讓孩子逃離...


我們可以決定要讓誰留在我們的生命裏
我們無法改變身邊的人們 但是我們可以決定要讓誰留在我們的生命裏 ~Safina ~


要求孩子要獨立,要堅強,要勇敢,只會讓孩子的內在有更多的恐懼害怕,孩子,會更沒有力量。
小的時候,當我們碰到困難,挫折,害怕時,大人總是告訴我們要勇敢,要堅強,要獨立,不可以哭,不可以軟弱。 然而,當下我們的恐懼害怕並沒有被照顧到,情緒沒有被接住,沒有被支持,於是,我們必須把這些害怕不舒服的感受壓下去,強迫自己堅強,強迫自己勇敢,強迫自己獨立,強迫自己去面對。...


用愛灌溉長大的孩子
用愛灌溉長大的孩子, 會生出強大的內在力量, 來面對生命中的挫折與困境。 ~Safina ~


同頻相吸,同頻共振。我們就如同一塊大磁鐵般,不斷地吸引同頻的能量體(人事物)來到我們生命中跟我們一起共振。
世間萬物都是由能量而組成的,無論是看得見的物質,或是看不見的氣體,都是能量的展現。 我們人類也是,也是能量體的展現。而能量會振動,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都有獨特的振動頻率。 而個人的振動頻率是由我們的個性,特質,喜好,情緒,過往的經驗所組成的。 同頻相吸,同頻共振。...


孩子教會我的事情-原來希望孩子快樂也是一種期望
孩子的出生,促使我走上自我療癒的過程,因為,我不想要孩子經歷我經歷過的苦,不想將上一代的傷害傳給下一代。 隨著自我療癒,慢慢地,我不再把擔憂,害怕,恐懼投射到孩子身上。 我自認為我給予孩子很多的空間與時間,讓他們照自己的步調探索成長,做自已,也不投射任何的期望在孩子身上。...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