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療癒,是為了撫平過往的傷痛,讓這些夢魘不再折磨我們,不再受苦。
將所有遮蔽真實自己的外衣,一層一層褪去。
看見自己,找回自己,將自己一片一片拾回,不再破碎,成為完整的自己。
~愛與神聖療癒空間~
所有文章


我唯一能夠留給孩子的禮物與傳承。
我不是個完美的媽媽,也不是個稱職的媽媽。 然而,我能夠給予孩子的是,在生命中,為孩子展現: 深深地愛自己 活出真實的自己 享受生命 勇於追求夢想 活出生命各種可能性 創造顯化渴望的人生 那麼,孩子們自然就能夠: 深深地愛自己 活出真實的自己 享受生命 勇於追求夢想...


為什麼,生命中很多的關係都變得如此的緊繃,不自在,不快樂,不和諧。因為,我們都把身邊的人背在身上,為別人而活。
當我們忽略自己的需求,去滿足別人的需求,我們也會期望別人來滿足我們的需求。 當我們犧牲自己,來成全別人,我們也會期望別人犧牲自己來成全我們。 當我們漠視自己的感受,一昧的討好別人,我們也會期望別人能夠來對我們好,愛我們。...


讓傷害我們的人們離開我們的生命
放手讓傷害我們的人們離開我們的生命, 不允許他們再傷害我們, 是對自己最大的仁慈。 @愛與神聖療癒空間


家庭裡最聽話乖巧的那個孩子
在一個家庭裡, 犧牲最大的,付出最多的,得到最少的, 往往是最聽話乖巧的那個孩子。 因為得到的愛是最少的, 所以就會不斷的犧牲付出, 期望得到多一點的愛。 然而,往往得到是更多的情緒勒索與索求。 ~Safina ~


如何放下一段關係
人類,充滿了情感與感覺。 當人與人相處交流時,就會投射出情感與感覺,也就是能量索,而我們的能量索就會和對方的能量索交織連結著,交流著情感與感受。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可以感受到對方的情緒,感覺或是想法。 當一段關係是和諧的,舒服的,自在的,那麼,雙方的能量的連結就會是流動,順...


婆媳問題
我們往往會將我們與原生家庭問題帶入生命中所有的關係裡,複製同樣的模式與傷害,直到我們看見這些問題,療癒它們,才不再不自覺的重複著。 我們選擇結婚的對象,往往是和我們的內在有相似的議題和創傷(同樣受傷的內在小孩),而被吸引過來共振,互相成為對方的一面鏡子,協助彼此看見內在的狀...


關於青春期的孩子
不少的家長抱怨孩子進入了青春期之後,不再聽話乖巧,開始叛逆,甚至態度不佳。覺得孩子為什麼變了,不知道該如何管教孩子,這讓家長深感挫折。 青春期前的孩子,依附在父母的身上,透過父母灌輸的信念,價值觀,規則來探索學習關於這個世界。同時,也透過父母的雙眼來看自己,定義自己。...


當我們停止批評自己時,自然就不會再評斷別人。
我們對別人的批判,源自於對自我的批判。 當我們停止批評自己時,自然就不會再評斷別人。 當我們接納自己不足之處,自然就會接納別人的不足。 ~Safina ~


允許自己不用為別人的人生負責。
別人的情緒不是我們的錯, 別人的人生不是我們的責任。 將別人的情緒還給他們, 將別人的責任還給他們。 允許每個人為他們自己的人生負責, 也允許自己不用為別人的人生負責。 ~Safina ~


每個來到我們身邊的人都是一面鏡子。
每個來到我們身邊的人都是一面鏡子。 別人身上美好的特質, 我們身上也有,只是尚未被我們認出。 別人身上不討喜的特質, 我們身上也有,只是尚未被我們接納。 ~Safina ~


父母快樂了,孩子自然就會快樂。
當我們為了孩子而犧牲自己, 孩子會帶著愧疚感長大, 也無法真正的快樂。 就如同我們對父母的愧疚, 讓我們陪著父母一起受苦。 父母快樂了,孩子自然就會快樂。 父母能夠活出自己,孩子自然就能夠活出自己。 ~Safina ~


離開有毒的關係,是對自己最大的慈悲。
打不是情,罵不是愛。 「我是為你好」、「我是因為太愛你了」 等話語不是真正的愛,而是控制。 真正的愛不會帶來傷害或是恐懼, 真正的愛會讓我們感到心安。 離開有毒的關係,是對自己最大的慈悲。 ~Safina ~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