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療癒,是為了撫平過往的傷痛,讓這些夢魘不再折磨我們,不再受苦。
將所有遮蔽真實自己的外衣,一層一層褪去。
看見自己,找回自己,將自己一片一片拾回,不再破碎,成為完整的自己。
~愛與神聖療癒空間~
所有文章


愛自己,從尊重自己的感受,傾聽自己的聲音開始
我們都被教育,要替別人著想,要貼心,要無私,要為別人付出,要對別人好,要愛別人。 然而,卻沒有人告訴我們要為自己著想,對自己貼心,對自己無私,為自己付出,對自己好,愛自己。 我們都知道要如何愛別人,卻不知道要如何愛自己。...


婚姻不是兩個人,而是兩家人的事.
有句話說:「結婚不是兩個人,而是兩家人的事。」 於是,很多婚姻中的衝突不只是夫妻兩人,而是,雙方家庭的介入。更是有不少婚姻,因為雙方原生家庭的干預,而最後以離婚收場。 如果,我們要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就必須脫離原生家庭,才能真正的獨立,活出自己的人生。...


我有一個思覺失調症的母親
有個思覺失調症的母親,過得是甚麼樣的童年? 我的母親,在與父親離婚後,患得了思覺失調症。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變成了母親的母親,無時無刻的照顧她。 那是甚麼樣的童年呢? 我無時無刻都在驚嚇中渡過。媽媽不時會突然跟空氣中看不見的靈體說話,不時指出家裡哪的角落有鬼,讓我每天待在家...
關於懂事貼心的孩子
越懂事越貼心的孩子,傷得越重。 因為,他必須忽略自己的需求,漠視自己的感受,才能不斷地為別人著想,而不為自己想。 他必須犧牲自己,來成就別人。 Safina


不知道該如何跟孩子互動?
很多的時候,我們會覺得為了孩子好,要孩子聽話,照我們的方式做。這個時候,孩子被強迫勉強做不想做的事情,大人舒服了,孩子不舒服。 有的時候,我們會一切都遵從孩子,以孩子為主,於是,我們委屈自己,去配合孩子。這個時候,我們強迫自己勉強做不想做的事情,小孩舒服了,大人不舒服。...


孩子,是一面鏡子,呈現我們的內在狀態
當孩子哇哇墜地的那一刻,當父母的我們就開始擔心孩子,有沒有吃飽,會不會冷,會不會生病,在學校會不會被欺負,成績好不好,能不能跟得上....。 這些擔憂,並不會隨著孩子長大成年減少,因為,我們會開始擔心孩子的工作,感情,婚姻,買房買車等等。...
重視自己的感受跟需求
當我們不重視自己的感受與需求時,就是沒有尊重自己。 於是,我們會吸引無法尊重我們的人們來欺壓我們,對我們予取予求。 直到,我們開始尊重自己,為自己發聲時,這些不尊重我們的人們自然就會離開。 Safina
允許可以害怕...脆弱..
當孩子害怕時,需要的是陪伴與安撫,不是指責。 被強迫要勇敢的孩子,會將恐懼隱藏在內心深處。 而被允許可以害怕,脆弱,流淚的孩子,會生出內在的勇氣。 Safina


無法達到父母期望的孩子
當一個孩子因無法達到父母的期望而讓父母失望時,他會開始討厭自己,憎恨自己,責怪自己不夠優秀,讓父母失望。 同時,他會不斷的質疑自己,造就了內在自我價值低落,沒有自信。沒有自信驅使他不斷的努力證明自己夠好,夠優秀。他會一直活在別人的眼光中,渴求眾人的掌聲。...


療癒工作上的疲憊感
一位個案,她是一位手作老師。她很喜歡她的工作,然而,這份工作卻讓她忙碌不已,讓她常常很疲憊。她不知道哪裡卡住了,為什麼自己會如此的疲憊忙碌? 我: 這份工作讓你最挫折的地方是甚麼? 她: 我好像要一直服務客人,滿足客人的需求,讓客人滿意,給出好的服務,耗掉我很多的精力。...
以愛為名的控制
“我是爲你好”是以愛為名的控制。 真正的”為你好”是尊重個人的選擇,不干涉,不干預他人的人生。 Safina


伴侶,是我們的鏡子
伴侶,是我們的一面鏡子,赤裸裸的呈現我們內在真實的狀態。 所有來到我們生命中的伴侶,內在都有同樣的議題,被我們吸引到我們的生命中一起共振。 然而,共同的議題往往呈現出來的方式不同,一方會是隱性,一方是顯性。 譬如: 兩人都有自卑沒有自信的議題,顯性的那方會以很卑微,自責,不...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