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療癒,是為了撫平過往的傷痛,讓這些夢魘不再折磨我們,不再受苦。
將所有遮蔽真實自己的外衣,一層一層褪去。
看見自己,找回自己,將自己一片一片拾回,不再破碎,成為完整的自己。
~愛與神聖療癒空間~
所有文章


中國與台灣緊張關係
學生問我: 中國會不會打台灣? 我回答: 那要看台灣人整體意識,所投射出來的能量。 首先,我們必須先了解關於”霸凌”在能量場上的運作模式。 在家庭裡,學校,職場,社會,宗教,”霸凌”無所不存在。以上對下的霸凌,同儕之間的霸凌,長輩對晚輩的霸凌…...
專注在自己身上
當我們專注於外在時,能量是分散的, 很容易被外在的人事物給牽引,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 當我們專注在自己身上時,能量是集中的, 我們就能夠清楚的聽見內在聲音,指引著我們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Safina~
自悟
心,是通往"悟"的道路,我們無法略過心而"悟"。 要"悟"就必須放下外在這些教導,往內走,傾聽內在的聲音。 讓內在的聲音指引著我們,走入靈魂深處,看見我們的內在大師,這就是"自悟"。 ~Safina ~


不要害怕犯錯
我們往往害怕犯錯,或是做出錯誤的決定,於是,不敢踏出那一步,嘗試新的事物。 這是源自於童年犯錯時,被懲罰,責備,打罵的創傷。這個創傷能量印記停留在我們的能量場,讓我們擔心犯錯,做不好。 因此,即使我們有很好的想法,夢想,想做的事情,會因為害怕犯錯,失敗,而不敢跨出去。...
用‘心’體驗到的生命
如果,有一天,我們看不見了,不知道每個人的美醜胖瘦。 必須透過聲音‘看見’這個世界,透過手觸碰身邊的人,透過心傾聽每個人,透過靈魂來交流。 那將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呢? 用‘心’體驗到的生命又是什麼樣的生命呢? ~Safina ~
人們對我們的批評指責
人們對我們的批評指責,並不是我們不夠好。而是,我們沒有活出人們期望的樣貌。 然而,我們永遠無法活出人們期望中的我們,因為那並非真實的我們。 我們永遠無法成為「不是」自己,我們只能成為「是」自己。 ~Safina ~


給予孩子空間與時間去探索找尋答案
我覺得,我們的教育似乎一直在給予孩子答案,並沒有給予孩子空間與時間去探索找尋答案,甚至,將孩子框在標準答案中。 當我們直接給予孩子答案時,反而剝奪了他們的好奇心以及創意,同時也將他門框住。最後,他們已經習慣在標準答案下過活,不再思考,熱情,就這樣一點一滴的消逝。...


下甚麼決定,做甚麼事情不重要,而是,我們做這件事情背後的動機是甚麼。
這次內在療癒心旅程四階的課程有講到關於想要體驗甚麼樣的經驗。 一位學員分享: 她: 我想去歐洲唸心理學? 我: 為什麼想去歐洲唸心理學? 她: 因為我想去歐洲,可是不知道該用甚麼方式居留,所以想說去唸心理學,唸書可以讓我居留。 我: 那為什麼想要唸心理學? 她:...


風水重不重要?對我們的運勢真的有影響嗎?
如果,我們相信風水重要,那麼,就會對我們運勢有影響。 如果,我們相信風水不重要,那麼,就會對我們運勢就不會有影響。 幾年前,我租了九年的公寓房東要賣房,我想把它買下來,詢問一位靈魂溝通師朋友關於這個房子的狀態,她說這個房子的地基是"火",能量不穩定。我說對,因為這裡以前是礦...


無框架,無邊際的世界
從小到大,我們不斷地被訓練去"適應",適應學校,適應社會,適應團體,適應職場,適應關係....。 所謂的適應,就是不斷地消磨個人特質,去除個體化,修正不被接納的部份,才能將自己套入被設定的框框裡。 而這個框框,也就是大家所認可,認同,被接納的樣貌。...


當我們越在乎別人眼光時,就會活在別人眼光中
社會,有許多的框架與制約,讓我們感到綁手綁腳,無法以最舒服的方式來過生活。 一階課程裡,一位學員提問: 學員:我每次都覺得我小孩穿得很邋遢,這樣很不好。 我:為什麼不好? 學員:這樣不禮貌。 我:為什麼穿得邋遢不禮貌?是為了自己舒適而穿,而是為了別人而穿衣服?...


讀好書,不是人生唯一的選項。
我們往往被集體意識的信念給框住,以為應該要這麼做,也只能這麼做。以致於,我們看不到更多的可能性。 在一階課程裡,一位學員提出問題: 學員:我一直很擔心孩子會走偏。 我:怎麼樣是「走偏」? 學員:譬如書讀不好。 我:為什麼一定要「讀好書」? 學員:讀書是學生的責任。...
bottom of page